开放存取 开放存取  受限制的访问 ##reader.subscriptionAccessGranted##  受限制的访问 订阅或者付费存取

卷 8, 编号 2 (2020)

封面

完整期次

开放存取 开放存取
受限制的访问 ##reader.subscriptionAccessGranted##
受限制的访问 订阅或者付费存取

Original Study Article

T. Paavilainen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碎片巩固的破坏 – 失败的原因

Avdeev A., Voronkevich I., Parfeev D., Kovalenko A., Pliev D., Sannikova E., Shubnyakov I., Tikhilov R.

摘要

论证:保守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特别是髋关节脱位,在幼儿早期及时诊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成年髋脱位患者的首选治疗选择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了在髋关节置换术中恢复下肢长度的差异,可以使用T. Paavilainen提出的缩短截骨术。然而,根据俄罗斯骨科医师使用上述方法的结果,仍未解决破坏骨碎片固结的问题。

目的确定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根据T. Paavilainen大转子截骨后影响骨碎片实变的因素,并评估其意义用环扎螺钉固定后与用专用转子板固定。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包括联邦政府预算机构以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umatology and orthopedics named after R.R. Vreden的国家创伤和骨科医学研究中心在2003年至2019年期间使用T. Paavilainen方法进行的20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采用两种固定碎片的方法。第一组包括观察用两个螺丝和一个环扎固定大转子的碎片。在第二组,使用一个特别设计的叉板来固定。在分析x线片时,评估碎片之间接触长度对碎片实变的影响。为此,将大转子碎片分为两部分:不与股骨干接触(A)和与股骨干接触(B)。分析了B/A比对拼接频率的影响。此外,确定了股骨骨干部位螺钉插入点之间的距离,
评估骨组织的质量,并考虑病史中该髋关节区域的手术干预。

结果。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当股骨碎片相互接触B长度小于3.5厘米时,股骨碎片实变侵犯的相对风险较高。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是大转子碎片(B/A小于1)与股骨干接触程度的指数。此外,病史中髋关节的手术干预会增加采用这种缩短截骨术方法未将大转子碎片与股骨骨干接合的相对风险。

结论。由于对儿童髋关节脱位缺乏及时的诊断和保守治疗,髋关节重建的整形干预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往往会显著增加进一步的关节置换术的复杂性。因此,根据本研究的许多因素,即大转子碎片与股骨干接触的绝对值,大转子碎片与股骨干接触程度的指标,以及病史中对这个髋关节
的手术干预,根据T. Paavialinen,它们可以作为客观的工具来预测髋关节置换术中没有骨块巩
固的概率。

Pediatric Traumatology, Orthopaed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8(2):119-128
pages 119-128 views

伊班膦酸治疗脑瘫和脊柱裂患者中期骨密度动态分析

Kenis V., Sapogovskiy A., Prokopenko T., Bergaliev A., Ivanov S., Kiseleva T.

摘要

论证:近年来,二膦酸盐越来越多地用于预防和治疗患有神经肌肉疾病的儿童骨质疏松症。

目的是研究伊班膦酸治疗脑瘫和脊柱裂患者中期骨密度动态分析。

材料与方法。对34例患者进行了检查和治疗:19例脑瘫(GMFCS III-IV 级)和15例儿童脊柱裂
(胸椎和上腰椎神经节段)。平均年龄9.8 ± 2.9岁。所有儿童均连续注射伊班膦酸(每3-4个月,
每1公斤体重0.1毫克,持续一年)。使用双能照X光骨密度仪评估骨组织矿物密度,在第一次输液前和每次后续输液前都用照X光密度仪进行。

结果。全身Z标准平均值从-2.55增加到-2.1,腰椎z标准平均值从-2.7增加到-1.65。腰椎区域的Z标准在第一次灌注后得到改善,在前两次灌注后得到全身Z标准的改善。

结论。在注射伊班膦酸的背景下,中期随访脑瘫和脊柱裂患者全身和腰椎的骨密度均有改善。根据确定的动力学,建议在第一次输液后3个月增加脊柱的静态负荷,在6个月后增加下肢的静态负荷。

Pediatric Traumatology, Orthopaed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8(2):129-136
pages 129-136 views

神经肌性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方法、缺陷和结局

Negm E., Saraph V., Said M.

摘要

背景。脊柱侧弯是神经肌肉疾病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升高。神经肌性脊柱侧弯(NMS)的治疗复杂,需要由不同亚专科进行多学科合作,并辅以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保守治疗可以作为支撑延迟手术矫正,但不能取代手术矫正。然而,手术会有增加该患者群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风险。

目的。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估接受手术矫正的NMS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和缺陷。

材料和方法。我们回顾性评估了2004年至2018年接受手术矫正的NMS患者。68例患者经过细致的术前检查被纳入研究。大多数病例只进行了椎弓根固定,但一些病例进行了混合固定。随访临床及放射学评估,记录所有测量及任何并发症。本研究以电话问卷进行功能评估,以及询问患者/家长对手术的满意度。只有52名患者得以参与问卷调查。

结果。平均随访期为43.28个月。平均手术年龄为14.29岁。术前平均Cobbs角为71.7°,末次随访平均Cobbs角为34.6°。平均Cobbs修正百分比为53.25%。纠正固定骨盆倾斜≥15o的病例中,60.29%的患者行骶骨盆伸展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71%;胸部并发症占36.11%,硬件并发症占16.67%,内脏并发症(麻痹性肠梗阻)占13.89%,压疮及伤口延迟愈合占13.89%,深部伤口感染占8.33%,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癫痫持续状态)占8.33%,死亡占2.78%(1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功能结局良好,患者/家属对手术满意度较好。

结论。尽管NMS患者围手术期存在困难,且术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但大多数患者/家长对脊柱畸形手术结果满意,并向其他有类似疾病的患者推荐手术。

Pediatric Traumatology, Orthopaed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8(2):137-150
pages 137-150 views

评估关节弯曲患者将背阔肌转位至肩膀肱二头肌位置结果的神经生理学相关性

Agranovich O., Savina M., Ivanov D., Boyko A., Blagoveshchenskiy Y.

摘要

论证:肘关节缺乏主动屈曲是关节弯曲患者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肘关节缺乏主动屈曲的情况下,自助选择是有限的,所以为了矫正这种情况,他们将自体肌肉移植物移到肩膀肱二头肌的位置。背阔肌最常用于此目的。

目的是确定评估关节弯曲患者将背阔肌转位至肩膀肱二头肌位置结果的神经生理学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从2011年到2018年,联邦政府预算机构H. Turner 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Сhildren’s Orthopedics and Trauma Surgery 俄罗斯联邦卫生部检查和治疗了30例关节弯曲的儿童,其通过单极移植背阔肌到上肢(共44条上肢)恢复了他们的肘关节主动屈曲。患者在手术前进行了检查,以及术后从1个月到96个月时间内(中位数—7个月,四分位数范围—2—24.5个月)。
对14例先天性多关节弯曲患者(23条上肢)术前后的临床、神经生理综合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患儿手术时年龄为1至10岁,(平均年龄为4.89 ± 2.42岁)。

结果。我们的研究表明,手术时儿童的年龄对背阔肌共活化作用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术后晚期背阔肌共活化作用指标的下降与移位肌力量的增加以及肘关节主动屈曲的改善有关,这证明了手术和随后康复的有效性。当背阔肌的共活化作用小于等于42%时,术后肌力达到4分。背阔肌的共活化作用指标并不取决于脊髓损伤的程度。然而,脊髓损伤程度影响肌肉强度:C6-C7和C6损伤水平的患者术后背阔肌强度最大,最小的是C5-C7

结论。基于表面神经肌电图数据确定肌肉共活化作用指标,可用于评估关节弯曲患者将背阔肌转位至肩膀肱二头肌位置的结果,从而评估康复效果。背阔肌的共活化作用指标不超过42%,可作为确认手术良好功能结果的标准。

Pediatric Traumatology, Orthopaed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8(2):151-158
pages 151-158 views

大脑性瘫痪儿童在机器人机械治疗前后的行走生物特征

Nikityuk I., Ikoeva G., Kononova E., Solokhina I.

摘要

论证:为了改进现有的治疗脑瘫的方法和发展新的治疗方法,有必要对运动活动参数进行量化。
然而,由于严重脑瘫患者明显且复杂的运动异常,使用仪器诊断方法确定其运动功能的动态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目的是通过生物力学方法研究脑性瘫痪患者在运动康复前后的行走功能。

材料与方法。根据GMFCS分类,检查了14例年龄为8到13岁的脑瘫患者,III级运动活动限制。
所有患者接受为期三周的康复治疗,使用的是一种名为《Lokomat》的机器人运动器械。该疗程
包括15次,每次45分钟。我们研究了14例脑性瘫痪患者运动训练前后的行走时间和动态参数。利用软硬件复杂的STEDIS对步长周期的生物特征进行了研究,包括一套《Neurosens》无线生物识别传感器(俄罗斯联邦卫生监督局登记证2018/7458号)。记录了步长周期的时间特征和步行过程中下肢与支撑面的力相互作用。为了比较,我们对18名同龄的健康儿童进行了生物力学检查。他们没有任何骨科病
理症状。

结果。虽然经过一个疗程的机械治疗后,脑瘫患者支持阶段的生物特征没有达到健康儿童的水平,
在足推力和加速阶段,足有生理性滚动的趋势,下肢主动制动指标改善。步进结构的时间参数也得到了改善,因为对侧下肢双支撑的时间比值逐渐归一化。

结论。机器人机械疗法有助于改变脑瘫儿童的生物力学行走模式。使用无线生物传感器进行的步行仪器分析,使我们能够客观地评估严重运动障碍患者康复措施的结果和有效性。

Pediatric Traumatology, Orthopaed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8(2):159-168
pages 159-168 views

小儿脑性瘫痪患者康复技术手段种类及使用频率的动态分析

Koltsov A., Dzhomardly E.

摘要

论证:到目前为止,脑瘫是儿科人群中最常见的神经矫形疾病。痉挛性脑瘫的特点之一是继发性矫形并发症的形成,为了纠正这些并发症,与其他方法(手术、肉毒杆菌治疗等)一起,使用康复技术
手段,尤其是矫形器。

目的是根据患者的整体运动功能水平,评估技术康复工具的数量以及其在痉挛性脑瘫患者中的使
用频率。

材料与方法。对214名于2017年至2019年在临床接受治疗的痉挛性脑瘫儿童的父母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根据GMFCS全球运动功能分类将患者分为五组。统计显著性固定在误差概率水平p < 0.05。统计数据处理使用 Statistica 10和Excel应用软件包。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统计调查前一年(第I期)与在统计调查前半年(第II期)所使用的康复技术工具数目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大多数患者会反复选择矫形鞋,而很少选择三脚拐杖助行器下肢和躯干的装置。从康复技术手段来看,患者拒绝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六类。

结论。在调查前的最后6个月,在病史中使用康复技术手段的频率有显著的下降。患者通常使用
矫形鞋。在所有功能矫形器中,髋关节矫形器最常被重复使用,而下肢和躯干三脚拐杖助行器使用频率最低。大多数时候,拒绝重用康复的技术手段等因素造成的消极态度儿童装置,家庭困难,装置存在设计错误,在病人的个人康复和心理社会发展计划中没有适当的预约。与此同时,只有六分之一的患者在病情上的积极或消极动态影响了康复技术手段的使用规律。

Pediatric Traumatology, Orthopaed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8(2):169-178
pages 169-178 views

是否足平足症:骨科医生对足弓高度的主观感知

Dimitrieva A., Kenis V., Sapogovskiy A.

摘要

论证:平足的视觉诊断方法是最常见的在儿科矫形医师的实践。为了证明其作为标准的合理性,有必要确认专家的充分一致性。

目的是确定在儿童平足症的视觉诊断中足弓高度感知的一致性。

材料与方法。在第一阶段,对187名小学生(374个脚)进行了检查。所有患儿均接受了检查,并进行了电脑平面摄影检查。在研究的第二阶段,随机选取130张右脚的图像,这些图像来自标准的中、
外侧和后部,通过电子方式提供给32名骨科医生(其中10名是专门从事足病理的专家)。专家们必须注意提交分析的脚是否为平的。为了确定专家间的一致性,使用了w-Kendall一和谐系数和τ-Kendall相关系数,5个月后,计算了k-Cohen系数。

结果。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专家间和专家内的可靠性指标因骨科医生是否擅长足部病理而存在显著差异。在计算和谐系数时,5个月后专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增加(分别为0.58和0.76),不像矫形外科医生,其不是专门从事脚的病理。尽管同一脚专家的意见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但总体相关系数均达到了良好和优秀的一致性水平(0.65-0.84)。专家中评估平足症诊断视觉标准稳定性参数的k-Cohen系数具有较好的信度(0.72),而在非足病专业的骨科医生中,该系数较低(0.31)。在评估同一足部的影像时,根据专家的说法,平足症的发生率为24.6%,而根据不擅长足部病理的整形外科医生的说法,平足症的发生率为40.9%。

结论。专家对哪只脚考虑平表现出良好和优秀的一致性水平,可用于确定内侧纵弓人体测量指标的参考值。

Pediatric Traumatology, Orthopaed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8(2):179-184
pages 179-184 view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利用他生的间充质干细胞和基于脂肪族共聚酰胺的伤口敷料在微自体皮肤成形中的可能性

Gordienko V., Zinoviev E., Kostyakov D., Asadulaev M., Shabunin A., Yudin V., Smirnova N., Radeeva A., Paneiakh M.

摘要

论证:创伤缺损患者的治疗是临床医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外科医生和创伤科医生为主的各专业医生都面临着这个问题。不管创伤的病因是什么,创伤过程总是服从基本的病理生理模式。尽管在伤口局部治疗(细胞技术、现代创面覆盖物等)方面取得了医学科学的成就,但手术方法仍然是主要
方法。修复再生优化技术的研究仍在继续,这表明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修复再生算法。这在向有大量层错的受害者提供援助时特别重要,这些缺陷往往导致捐助资源短缺。

目的是通过使用异体间充质干细胞和基于脂肪族共聚物的伤口敷料来提高微自体真皮成形术
的效率。

材料与方法。本文介绍了一项涉及50只小实验动物(大鼠)的实验研究结果。根据局部治疗的方法将所有动物分成不同的组,实验创面按照其自身独创的技术建模。采用测面积法和组织学研究方法以及计算愈合指数来评估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治疗实验性创面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基于脂肪族共聚酰胺和成脂间充质干细胞的创面敷料进行微真皮成形术。发现治疗后28天的微真皮成形术结合一个基于脂肪族共聚酰胺涂层和脂肪形成的间充质干细胞,缺陷区域与控制相比,降低了16倍和治疗指数最高的所有方法—12.5单位。高再生电位也被组织学检查的结果证实。最差的结果是只使用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微真皮成形术而不使用皮肤或创面敷料覆盖伤口的组。

结论。将所分析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介绍,将提高不同病因的创面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

Pediatric Traumatology, Orthopaed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8(2):185-196
pages 185-196 views

Exchange of experience

近肩胛皮瓣在组织扩张器预制作后的儿童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整形手术(初步报告)

Filippova O., Govorov A., Proshchenko Y., Afonichev K., Galkina N.

摘要

论证:儿童广泛的深部软组织缺陷是组织自体移植显微外科重建的指示。在显微外科手术中进行不同节段和不同面积的皮瓣移植前的预制是重建外科的一个很有前途的方向。

目的是评估在使用组织扩张器进行预制后,用组织复合体对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成形术的直接结果,以及在不同的外科治疗选择中供体区域的状态。

材料与方法。6例患者年龄为13±2.3岁接受了下肢及足部深度瘢痕畸形的手术治疗。在整形手术中,我们使用了近肩胛皮瓣。2例患者在皮瓣前使用了720毫升的组织扩张器。填充扩张器后,进行了第二阶段的手术治疗:切除扩张器,将肩胛骨周围动脉的皮瓣隔离,将其移植到小腿软组织缺损处,并植入微血管吻合。在供体创面上逐层缝合。用温哥华量表评估供区瘢痕组织的质量。

结果。由于在用扩张器预制作后使用了一组移位的组织,所以在手术治疗的一个阶段,在供区使用美容缝合线对下肢广泛的软组织缺损进行整形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在6个月后的检查中,没有使用预先制作的皮瓣的病人抱怨在供区移动时的外观缺陷和不适。

在温哥华量表上对瘢痕组织质量的评价显示,皮瓣预制术后患者的瘢痕接近最优(两个患者的积分总和为2)。2例未做皮瓣的患者的总评分为7分,2例为9分,说明术后瘢痕的美容参数不理想。

结论。显微外科移植前使用组织扩张器预制组织复合物,可获得大量组织用于大面积缺损修复,降低术后发生营养并发症的风险,为关闭供区创造最佳条件。

Pediatric Traumatology, Orthopaed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8(2):197-206
pages 197-206 views

Clinical cases

一例6岁患儿肘关节前骨折脱位合并尺神经麻痹

Ashar N., Liew S., Azmi N., Yeak R., Lingam R., Chen R.

摘要

背景:肘关节前骨折脱位在儿童患者中尤为罕见。在目前报道的病例中,四分之三为肘关节后脱位。肘关节前脱位的报道较少,其发生率仅不到2%。

临床病例。1例6岁女孩在厕所摔倒后左肘部发生畸形且疼痛,遂前往急诊室就诊。尺骨鹰爪表现为尺神经分布感觉减退。未见伤口,远端搏动及循环良好。X线显示左肘前脱位合并鹰嘴骨折。曾尝试闭合手法复位,但未成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切开复位并经皮插入克氏针。由肘关节内侧入路。术中发现尺神经被远端尺骨碎片撞击,但仍保持连续。横向鹰嘴骨折用两根克氏针固定,复位桡骨头。尺神经可活动直至无张力。修复尺侧副韧带。肘部用夹板固定。尺骨鹰爪于第2周恢复。骨折于第6周愈合,去除克氏针。第8周,肘部可完全活动。肘部内外翻稳定。

讨论。肘关节前脱位是高能量损伤,应留意神经血管损伤。文献未对手术入路作出明确建议。我们选择肘部内侧入路进行尺神经探查和鹰嘴固定。

结论。该罕见损伤应以高度可疑指标处理。手术入路应根据肘关节的不稳定和神经血管状况单独设计,如本例为尺神经麻痹引起的后内侧不稳定。

Pediatric Traumatology, Orthopaed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8(2):207-212
pages 207-212 views

儿童外伤性双侧后髋关节脱位:一例12年随访病例报告

Soto-Juárez I., Martínez-Pérez R.

摘要

背景。儿童双侧外伤性髋关节脱位在骨科急诊中十分罕见。现有文献中很少有相关病例报告。

临床病例。本文呈现了1例轻微损伤机制的4岁男童病例。受伤24小时后在急诊科完成闭合复位。他接受了4天的Buck皮肤牵引,人字形石膏固定4周。在随访期间,患者至骨骼成熟时无任何临床症状或早晚期并发症。

讨论。小儿髋关节脱位是一种罕见的急症,其发病率为每年百万分之0.8例。为了尽量减少晚期并
发症,如骨坏死、复发性脱位、骨关节炎、神经病变、大头髋畸形及异位骨化,不应延迟其治疗。
报道的髋关节骨坏死的发生率为晚期复位(>6小时)36.4%,早期复位(<6小时)8.2%。尽管在24小时后才完成复位,但12年随访期间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在立即复位后固定4至6周的治疗是有效的。必须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并治疗任何进一步的并发症。

Pediatric Traumatology, Orthopaed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8(2):213-216
pages 213-216 views

Review

羟基磷灰石基纳米材料在儿童创伤和骨科层状化学组装条件下的应用前景

Meleshko A., Tolstoy V., Afinogenov G., Levshakova A., Afinogenova A., Muldiyarov V., Vissarionov S., Linnik S.

摘要

综述了含有羟基磷灰石的纳米材料的层层化学组装方法,并对其在解决一些生物医学问题中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这些方法都是基于使用试剂的吸附在衬底表面的合成顺序的化学反应,
使其可以给定成分的涂料适用于复杂形状的产品,在分子水平上控制涂层的厚度和修改表面
特征,包括粗糙度、亲水性和表面电荷。同时也接收由有机和无机物混合组成的《人工》构造的多层材料。综述中引用的实验材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使用逐层化学组装技术来创建新的3D支架的有效性,其目标是修复丢失或受损的骨组织、金属植入物表面涂层和靶向药物传递系统。
以离子取代羟基磷灰石为试剂的层状化学组装技术的发展是这一领域的一个有发展前景的
领域。这一方向的成功将为生物医学的重大成就铺平道路,并为创造新一代的模拟骨矿物相的结构、组成和力学性能的结构提供巨大机会。

Pediatric Traumatology, Orthopaedic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0;8(2):217-230
pages 217-230 views


##common.cookie##